孩子心理不健康的8大信号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8大信号从出生到成年,随着身体的逐渐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建立自己的人格。
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轻松长大,心理问题可能出现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每一阶段。
如果轻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孩子的未来将会受到难以预估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表现,可能就是心理问题的前兆。
1.根据孩子的智力测试水平,孩子的学业表现低于预期水平(好脑子,坏成绩);
2.躯体化反应:疲倦、颤抖、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呼吸紧促、头昏眼花、口干、恶心、腹泻;
通过幼稚行为、噪音或怪相吸引注意,上课时随意说线.频繁打架,胁迫他人,残忍对待人或者动物,威胁要伤害父母、兄弟姐妹或权威人士;
7.和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关系紧张,多有敌对行为,如嘲笑、起外号、捉弄他人等;
9.言语恐吓或身体攻击年幼弱小的同伴,如尖叫、骂人、推挤、破坏或抢夺、扔东西。
1.5岁以上的孩子,白天或晚上仍有意无意尿床、尿裤子,或在不合适的地方大便;
2.为避免尿床或遗粪的羞愧,或对被奚落、批评、惩罚的恐惧,试图隐藏大便或脏衣服;
4.活动过度,精力充沛,不休息,很难安静的坐着,或者说线.难以入睡或易醒,哭闹或要求和父母一起睡;
用言语表达自我轻视的评论,把自己看成是没有吸引力、没有价值、愚蠢的、失败的、不重要的;
3.容易自责,过度取悦,害怕别人特别是同伴的拒绝,很难拒绝别人,害怕不被喜欢;
5.避免社交,避免目光接触;除亲属外很少或没有亲密朋友关系,持续一段时间对接触陌生人表现出过度的退缩或逃避,过度进行社会隔离的活动,如读书、在房间听音乐、打游戏;
9.在社交中有显著生理症状,如心跳加速、大量出汗、嘴干、肌肉紧张和颤抖;
想到会离开家伙与亲人分开时,过度的情绪悲伤或者不断抱怨,如哭闹、攻击、要求在一起、发脾气;或出现身体不适,如头疼、胃疼、恶心;
2.持续担心对不现实的分离的恐惧,如父母会失踪,被绑架,被伤害,遭遇不幸等;
3.离开家或与父母分开后不断抱怨,夸大悲伤,如恳求回家,要求去见父母或打电线.
频繁撒谎而不懊悔,或偷一些不重要的小东西。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任何行为征兆,或孩子自己提出需要心理咨询,请尽早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接受咨询、治疗,千万别耽误孩子的最佳时机。
但孩子的心理顺应力还并不成熟,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转移注意力,很多时候他们不能快速地消化委屈、缓解压力,所以有些在大人眼中看着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心里却是天大的事,无以排解。
成年人解决问题有千万种方式,可是对于不快乐又解决无门的孩子来说,往往就会走向极端。
2.每天至少花半小时坐在孩子身边一起做事或说话聊天,陪伴,将会让孩子获得心理的满足;
如果你的孩子常规性地不能在12点以前睡觉,应该尽快对他的学业或兴趣班进一步的了解和适当的安排;
5.课外活动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做他们喜欢的事得以从课业压力中解脱放松和学习团队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确保孩子不是仅仅为了增色简历而非个人爱好而选择课外活动;
6.告诉孩子你爱他们本身,不是爱他们带回家的成绩。告诉他们:他们是你的命根子!你每天都爱他们,在他们以后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会有更多的人爱他们;
7.告诉孩子不要用目前学校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告诉他们:你比你想象的要更聪明有能力。你会在大学感觉很棒,所以好日子就要来了;
8.带孩子出去参加爬山、露营或其它户外活动,这是减压的好方法。男孩在共同活动如车里或爬山时易于敞开心扉,睡前和餐桌上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时机;
9.告诉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是好的经验,它使你对克服它并从中走出来更有经验和信心。所以拥抱挫折失败吧,因为它使你强大,不要害怕它;
10.学会从朋友、父母、老师和其他成人那里寻求帮助,清楚明白寻求帮助是聪明而非软弱的表现;
每一个孩子,都是生命的延续,未来的希望,很多时候,也是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继续奋斗的动力。因此,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毕竟,守护孩子,也是守护我们自己。